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8月7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的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既包括公办幼儿园,也包括民办幼儿园,既包括城市幼儿园,也包括乡村幼儿园,让所有在园就读的大班儿童都能够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会惠及1200万人左右。
郭婷婷还表示,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例较高,免除费用后,家庭的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如果明年(的学期)按照一个整年算将是400亿元。
郭婷婷称,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免保育教育费,确保政策可持续。后续将适时研究完善政策措施,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政策红利。
郭婷婷指出,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拿大头,对中西部地区予以倾斜。各地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确保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保障这项惠民政策顺利实施。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财政部已经安排由中央财政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同时,指导地方抓紧制定细化工作的措施,指导各省结合地方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其中部分地区此前已经实施学前教育资助的,要做好政策衔接。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从2011年起,各地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资助为主,幼儿园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教育部将指导各地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地方财力状况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等群体的资助政策,与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形成合力,做好兜底保障。财政部、教育部两部门将适时研究建立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
据新华社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意见》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按照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
《意见》提出,在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基础上,鼓励各省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同时,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意见》要求,各省要发挥省级统筹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与本地区已实施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做好衔接。地方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加强日常监控,强化资金保障和使用管理,及时足额拨付资金,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严禁拖欠教师工资。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守护好在园儿童身心健康。
校对:苏焕文
在线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